第1083章 都是骗人的
作者:让你窝心 更新:2022-01-13 13:41 字数:3125
赵昺选用火枪除了容易操作,便于补充兵员外,还是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从表面上看,火枪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其实综合算起来无论是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要比这个时代装备最为普遍的弓弩要低的多。其实到了这个世界后,赵昺才明白训练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要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一把士兵的普通反曲复合弓造出来也是十分繁复的。
首先制造弓的材料多达十几种,用作弓臂的木材也要特定的几种木材才行,还需要通过粘合牛角、牛筋、竹片,涂胶、上漆等等数十道工序,绝非弄块木头,或是竹子修理成型就可以做出来的。总之一句话,制造一把合格的从选料到完成,至少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制造周期很长,成本自然也是高居不下,且也需要小心维护,否则也是不堪使用。
要说制造一把弓还可以长时间使用,甚至可以传代,均摊了制造成本也不能说太高。可作为消耗品的箭矢却多是一次性使用的。而赵昺想想前世看过的一些网文穿越到古代后,主角就通过把弓箭的生产“标准化”,建立一条流水线,去生产弓箭,就可以在中外大杀四方了。
那时赵昺还觉的有其合理性,看得也是津津有味。但轮到自己的时候他只剩下苦笑了,现实和幻想的距离实在是天地之别。有些人以为箭矢这种消耗品,只要像做筷子一样把木棍车成圆杆,再加上铸造生产的箭头,弓箭部队手上就有用不完的弹药了。但其实,箭支的生产其实也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说箭簇的种类据说就要千余种之多,有专注破锁子甲的,有专注杀伤的,也有打猎的,还有简单的、随便干什么都行的“快箭”,可以说功能各异,赵昺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有全见过,而常用的箭簇形式也有几十种之多,可见要想以铸造的形式来生产所有样式的箭簇基本不可能。且即便是铸造出来的箭簇也需要进行打磨,‘特种’用箭则也需要通过锻打来生产,流水线生产只能是想想。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面对缺乏防护的对手,为了扩大伤口,会使用燕尾型的箭头。如果单纯用铸造的办法,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燕尾头会很难做,做出来,燕尾也会很容易断。且鈚箭非常轻薄锋利,箭头的两翼相当于铁皮易拉罐的厚度,比市面上的美工刀还锋利。以古代技术,单纯的铸造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古人更喜欢相对投入较大的锻造箭头,而不会一味追求成本,去弄铸造箭头。
另外箭杆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它的成本比箭簇还要高。为啥这么讲?先说生产为啥难,一支合格的箭杆,应该有合适的长度和挠度。古代射箭不论什么撒放方法,箭与两肩平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原则。这个样子的射姿拉距会较现代反曲要大,会需要较长一点的箭杆。在只有天然材料的古代,既要保证直度和长度,又要保证挠度。
挠度指直杆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这个是现代的工程学概念,古人虽然不知道,但也懂得用于实践中。箭杆在飞行时不是直线飞行的,它会在空气中抖动,还会一边抖动一边修正自己的飞行姿态。
为了保证这个指标合格,工艺上就是个很费工费时的活儿了。比较典型的做法叫三不齐,即拼接竹箭。其用硬木做芯,外面用竹片拼接成外壳,类似伊斯顿外铝内碳复合箭杆的原理;或者套档子,用碾制得方法把一根圆直木棒碾成梭子般的流线型。
此外,如果对手的盾和甲够硬的话,箭头越硬,越会对箭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箭杆毁了,哪怕是箭尾劈了,对手拿到完整的箭头也没用。相反,如果箭头质量不好,射在硬物上反而通过自身的破碎断裂,吸收了硬物反馈给箭杆的冲击力,保护了箭杆。那对手就真的平白得了根好杆子,换个头就真能射回来。
更费钱的是,天然材料的箭杆即使精工制作,它的使用寿命也并不长。制好的箭杆就算妥善保管,几年以后也会老化,无法保持直度和挠度了。再过几年,箭杆就开始朽坏了。箭杆不是朽到烂才不能用。只要这支箭杆朽到变色,这支箭就有可能在撒放的一瞬间,断在射手手上。而箭头只要保养得当,几十年过去了还可以如刚做好般寒光凌冽。
再有大家都知道箭尾上都会粘贴羽毛,叫做箭羽。就这么个看似平常之物也是大有讲究的,家禽的羽毛是绝对不行的,最好的是用雕翎,其次是天鹅的,然后是地蹼,然后是猫头鹰,最次的用大雁,而能用的也只是翅膀上的几根硬羽,别的不要了。反正必须是吃肉的猛禽的翎羽,越好的猛禽,它的毛越厚重,箭的走势越稳,穿透力越强。
赵昺当时听了直嘬牙花子,这些飞禽在现代都是受保护的鸟类,你敢拿它们的羽毛做箭羽,明天就得去牢里啃窝头了。即使在古代鹰雕是十分常见的飞禽,可也不是谁都能随便抓到的,那得需要专门的队伍去捕捉。而非要如此,除了保证空气动力作用,保持平衡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加杀伤力。
现代人都知道,人受伤时如果有较深的伤口,必须去打破伤风针。古人不懂这些,但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明白箭矢箭飞行时,羽毛带着风很大,会灌进伤口去,这要比刀口的破伤风的几率大得多。而用猛禽的毛,就是因为它带的风要大得多。所以赵昺对现代的影视剧有时嗤之以鼻,那些剧中的猛将为了表现英雄气概,中箭后一把拔下来。实际上这在战场上就是作死,箭矢根本就不能拔,必须找医生慢慢取下上药。
繁杂的制造工艺,必然体现在价格上,在大宋朝一支普通的箭矢价格要在七、八十文上下,且其中的许多材料还是以赋税的形式征收的,其实与‘白拿’无异。即使如此一打十二支箭矢的价格也接近一贯了,再多买几支就快够头牛的价格了,显然这很不便宜。
但事实上,即便很贵,大家对生产箭支还是非常舍得投入成本的。因为如果过于追求廉价,就会造不成有效杀伤,这样的箭射出去,浪费的不仅仅是一支箭,而是战场上极其有限的射击机会。你每浪费一次射击机会,对手都会离你和你的队友更近一步。尤其古代还有骑兵,骑兵的冲击速度如此之快,会大大压缩弓箭手的射击时间。
肯定还有人会想,既然箭矢如此宝贵,那么将战场遗落的箭矢回收不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学学诸葛亮来个草船借箭。那赵昺会急赤白脸的告诉你,箭矢的使用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不是箭杆断裂,就是箭羽受损,根本不存在将敌军射来的箭捡起来再射回去的可能,好吗?
至于什么草船借箭的九成九的是传说,而历史上却也真有几次‘借箭’,那也肯定是被逼的没有办法后的应急措施。根据《张巡传》中记载,张巡防守雍丘时,城中箭都用完了,他就将禾杆束成上千个草人,并给它们穿上黑衣,晚上用绳子拴着放到城下。叛军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的射箭,很久才知道它们是草人。于是,张巡得箭数十万支。
这以后,张巡又在夜里从城墙上放下人来,叛军觉得好笑没有防备。结果这次是真人——张巡的五百敢死队!结果这五百人冲向令孤潮的军营,杀得令狐潮的军队大败。可见,草人真的能借到箭,但是也就用一两次,次数多了,敌人就不上当了。
那么,如果箭用完了,敌军也识破了借箭的计谋,借不到箭了怎么办?对此,古人还是很有智慧的,方法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原来一支箭截成几段,一支当几支用,这不就行了嘛?而这个事情就发生在现下的前几十年的蒙古灭女真之战中。
天兴元年八月,元兵围攻金国的中京——洛阳。由于之前的金军守将任守真已经在郑州兵败战死,所以城中人公推强伸为首领。当时,元兵围攻甚急,城中兵械已尽,于是强伸就将剩余的与元兵射过来的箭支一截为四,并熔钱为镞。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众所周知,正常用弓射箭,都是要把箭搭到弓臂上,然后才能射出去。而同一把弓在拉开不同距离下,弓臂储存的力量是不一样的。现在箭短了一大截,用原来的弓射,拉距就会小得多,基本上飞不了多远,更没什么杀伤力。显然,箭不是简单截短了就能用的。
金军想到了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简单说,就是找个竹筒,劈成两半,作为搭箭的容器。这样就能射很短的箭了……
首先制造弓的材料多达十几种,用作弓臂的木材也要特定的几种木材才行,还需要通过粘合牛角、牛筋、竹片,涂胶、上漆等等数十道工序,绝非弄块木头,或是竹子修理成型就可以做出来的。总之一句话,制造一把合格的从选料到完成,至少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制造周期很长,成本自然也是高居不下,且也需要小心维护,否则也是不堪使用。
要说制造一把弓还可以长时间使用,甚至可以传代,均摊了制造成本也不能说太高。可作为消耗品的箭矢却多是一次性使用的。而赵昺想想前世看过的一些网文穿越到古代后,主角就通过把弓箭的生产“标准化”,建立一条流水线,去生产弓箭,就可以在中外大杀四方了。
那时赵昺还觉的有其合理性,看得也是津津有味。但轮到自己的时候他只剩下苦笑了,现实和幻想的距离实在是天地之别。有些人以为箭矢这种消耗品,只要像做筷子一样把木棍车成圆杆,再加上铸造生产的箭头,弓箭部队手上就有用不完的弹药了。但其实,箭支的生产其实也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说箭簇的种类据说就要千余种之多,有专注破锁子甲的,有专注杀伤的,也有打猎的,还有简单的、随便干什么都行的“快箭”,可以说功能各异,赵昺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有全见过,而常用的箭簇形式也有几十种之多,可见要想以铸造的形式来生产所有样式的箭簇基本不可能。且即便是铸造出来的箭簇也需要进行打磨,‘特种’用箭则也需要通过锻打来生产,流水线生产只能是想想。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面对缺乏防护的对手,为了扩大伤口,会使用燕尾型的箭头。如果单纯用铸造的办法,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燕尾头会很难做,做出来,燕尾也会很容易断。且鈚箭非常轻薄锋利,箭头的两翼相当于铁皮易拉罐的厚度,比市面上的美工刀还锋利。以古代技术,单纯的铸造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古人更喜欢相对投入较大的锻造箭头,而不会一味追求成本,去弄铸造箭头。
另外箭杆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它的成本比箭簇还要高。为啥这么讲?先说生产为啥难,一支合格的箭杆,应该有合适的长度和挠度。古代射箭不论什么撒放方法,箭与两肩平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原则。这个样子的射姿拉距会较现代反曲要大,会需要较长一点的箭杆。在只有天然材料的古代,既要保证直度和长度,又要保证挠度。
挠度指直杆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这个是现代的工程学概念,古人虽然不知道,但也懂得用于实践中。箭杆在飞行时不是直线飞行的,它会在空气中抖动,还会一边抖动一边修正自己的飞行姿态。
为了保证这个指标合格,工艺上就是个很费工费时的活儿了。比较典型的做法叫三不齐,即拼接竹箭。其用硬木做芯,外面用竹片拼接成外壳,类似伊斯顿外铝内碳复合箭杆的原理;或者套档子,用碾制得方法把一根圆直木棒碾成梭子般的流线型。
此外,如果对手的盾和甲够硬的话,箭头越硬,越会对箭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箭杆毁了,哪怕是箭尾劈了,对手拿到完整的箭头也没用。相反,如果箭头质量不好,射在硬物上反而通过自身的破碎断裂,吸收了硬物反馈给箭杆的冲击力,保护了箭杆。那对手就真的平白得了根好杆子,换个头就真能射回来。
更费钱的是,天然材料的箭杆即使精工制作,它的使用寿命也并不长。制好的箭杆就算妥善保管,几年以后也会老化,无法保持直度和挠度了。再过几年,箭杆就开始朽坏了。箭杆不是朽到烂才不能用。只要这支箭杆朽到变色,这支箭就有可能在撒放的一瞬间,断在射手手上。而箭头只要保养得当,几十年过去了还可以如刚做好般寒光凌冽。
再有大家都知道箭尾上都会粘贴羽毛,叫做箭羽。就这么个看似平常之物也是大有讲究的,家禽的羽毛是绝对不行的,最好的是用雕翎,其次是天鹅的,然后是地蹼,然后是猫头鹰,最次的用大雁,而能用的也只是翅膀上的几根硬羽,别的不要了。反正必须是吃肉的猛禽的翎羽,越好的猛禽,它的毛越厚重,箭的走势越稳,穿透力越强。
赵昺当时听了直嘬牙花子,这些飞禽在现代都是受保护的鸟类,你敢拿它们的羽毛做箭羽,明天就得去牢里啃窝头了。即使在古代鹰雕是十分常见的飞禽,可也不是谁都能随便抓到的,那得需要专门的队伍去捕捉。而非要如此,除了保证空气动力作用,保持平衡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加杀伤力。
现代人都知道,人受伤时如果有较深的伤口,必须去打破伤风针。古人不懂这些,但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明白箭矢箭飞行时,羽毛带着风很大,会灌进伤口去,这要比刀口的破伤风的几率大得多。而用猛禽的毛,就是因为它带的风要大得多。所以赵昺对现代的影视剧有时嗤之以鼻,那些剧中的猛将为了表现英雄气概,中箭后一把拔下来。实际上这在战场上就是作死,箭矢根本就不能拔,必须找医生慢慢取下上药。
繁杂的制造工艺,必然体现在价格上,在大宋朝一支普通的箭矢价格要在七、八十文上下,且其中的许多材料还是以赋税的形式征收的,其实与‘白拿’无异。即使如此一打十二支箭矢的价格也接近一贯了,再多买几支就快够头牛的价格了,显然这很不便宜。
但事实上,即便很贵,大家对生产箭支还是非常舍得投入成本的。因为如果过于追求廉价,就会造不成有效杀伤,这样的箭射出去,浪费的不仅仅是一支箭,而是战场上极其有限的射击机会。你每浪费一次射击机会,对手都会离你和你的队友更近一步。尤其古代还有骑兵,骑兵的冲击速度如此之快,会大大压缩弓箭手的射击时间。
肯定还有人会想,既然箭矢如此宝贵,那么将战场遗落的箭矢回收不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学学诸葛亮来个草船借箭。那赵昺会急赤白脸的告诉你,箭矢的使用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不是箭杆断裂,就是箭羽受损,根本不存在将敌军射来的箭捡起来再射回去的可能,好吗?
至于什么草船借箭的九成九的是传说,而历史上却也真有几次‘借箭’,那也肯定是被逼的没有办法后的应急措施。根据《张巡传》中记载,张巡防守雍丘时,城中箭都用完了,他就将禾杆束成上千个草人,并给它们穿上黑衣,晚上用绳子拴着放到城下。叛军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的射箭,很久才知道它们是草人。于是,张巡得箭数十万支。
这以后,张巡又在夜里从城墙上放下人来,叛军觉得好笑没有防备。结果这次是真人——张巡的五百敢死队!结果这五百人冲向令孤潮的军营,杀得令狐潮的军队大败。可见,草人真的能借到箭,但是也就用一两次,次数多了,敌人就不上当了。
那么,如果箭用完了,敌军也识破了借箭的计谋,借不到箭了怎么办?对此,古人还是很有智慧的,方法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原来一支箭截成几段,一支当几支用,这不就行了嘛?而这个事情就发生在现下的前几十年的蒙古灭女真之战中。
天兴元年八月,元兵围攻金国的中京——洛阳。由于之前的金军守将任守真已经在郑州兵败战死,所以城中人公推强伸为首领。当时,元兵围攻甚急,城中兵械已尽,于是强伸就将剩余的与元兵射过来的箭支一截为四,并熔钱为镞。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众所周知,正常用弓射箭,都是要把箭搭到弓臂上,然后才能射出去。而同一把弓在拉开不同距离下,弓臂储存的力量是不一样的。现在箭短了一大截,用原来的弓射,拉距就会小得多,基本上飞不了多远,更没什么杀伤力。显然,箭不是简单截短了就能用的。
金军想到了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简单说,就是找个竹筒,劈成两半,作为搭箭的容器。这样就能射很短的箭了……